
《路德神話:德國如何發明新教改革者?》是美國西北大學德國和宗教研究教授克莉斯汀•海默的著作,並由蔡至哲翻譯。海默發現,她自己對16世紀新教改革的研究結果與當代學者的觀點並不一致,她說,德國學者在1890年至1920年間建構了一個極受歡迎的路德和新教改革形象,這影響至今。海默探討了這一現象的原因,包括當時的學術發展、德國作為民族國家的興起,以及對德國文化統一的需要。此外,政治因素也影響了對路德形象的構建,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。海默指出,將過去的事件或人物應用於現實中時,我們的興趣和偏見會影響我們對過去的看法。她提醒人們關注當代利益和偏見對歷史的生產作用,並呼籲基督徒面對當今的挑戰,彰顯福音的信息,包括和平、喜樂和基督的新生命。
(影片全片在蔡安迪個人頻道)
作者簡介
克莉斯汀•海默 Christine Helmer
克莉斯汀‧海默是美國西北大學德國和宗教研究教授。她是聖經神學、施萊爾馬赫研究和路德學術領域等不同著作的編輯或聯合作者,也是《聖經及其繼受百科全書》(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 and Its Reception)基督宗教的主要編輯。她也是《三位一體和馬丁路德》(The Trinity and Martin Luther)以及《神學和教義的終結》(Theology and the End of Doctrine)兩書的作者。
譯者簡介
蔡至哲
筆名蔡安迪。臺大歷史系、歷史研究所、國發所博士。同時就讀政大宗教所博士。學術關懷在東亞儒學、基督宗教史。現職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。

